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这里所说的技师,指的是支撑“德国制造”的“工业技师”。
提起德国,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大众”“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等这些德国名车,联想到德国的机械设备,联想到德国的工具。要知道,德国在制造业的卓越成就归功于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会对技工的尊重。

由于德国制造业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毕业生放弃读高中继而读大学的道路,直接进入职业学校。
德国社会对技工的尊重在世界首屈一指,这才让德国技工的工资普遍较高。德国实干者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中国:应尊重技工,工资不再与学历挂钩
这些年来,泛文凭现象导致中国院校忙着升级,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重学术研究,轻技能操作,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只有28%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能在4月份以前找到工作,而全国技工院校的就业率却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在制造业强国,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的“蓝领冠军”,所受关注及影响力一点不比体育明星差。但在我国,目前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旧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正视”,高级技工短缺,技工教育体制不完善,工作苦且不被重视,我国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正经历着种种困难。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优秀的技术工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理该得到全社会的更多的重视,也只有得到了更多的礼遇和尊重,中国这只重要的队伍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和进步!